靜電除塵器高頻改造后,通過對振打系統(tǒng)、電場參數進行優(yōu)化運行,地降低了煙塵排放濃度及電除塵器的電耗率,達到節(jié)能與環(huán)保雙優(yōu)。
某電廠安裝3臺650MW燃煤發(fā)電機組,除塵方式采用靜電除塵器,每臺爐安裝一臺型號為2BE486/2-5雙室臥式電除塵器,采用頂部電磁振打系統(tǒng)。該電除塵器自投產以來,運行正常,除塵效率達到設計值99.81%,出口煙塵排放濃度為60-80mg/Nm3(設計值100mg/Nm3),在鍋爐MBRC工況下,單臺電除塵器日耗電量高達到37000kWh,電除塵廠用電率0.35%。為了降低能耗,于2013年3月-2014年6月分別對三臺機組電除塵器進行了改造,主要改進內容有:一、二電場由工頻電源改為高頻電源,三、四、五電場控制柜元器件換及控制軟件優(yōu)化處理,原電磁振打系統(tǒng)不變。通過上述改造后,單臺電除塵器日耗電量由原來的37000kWh下降到22000kWh,除塵廠用電率由0.3%下降到0.2%,能耗指標降幅30%以上;電除塵器出口煙塵濃度由60~80mg/Nm3降低到25~30mg/Nm3,降幅50%以上,達到了預期的改造效果。
1、存在的問題
1.1電場內部積灰導致跳閘
該電廠的入爐煤大多為本地劣質無煙煤,灰份在40%以上(設計值38%),粉塵比電阻高可達到9.56乘1012Ω˙cm。高比電阻粉塵帶來難以捕集、粉塵粘附性高、在電場內部形成反電暈等不利影響。隨著運行時間增加,電場內部積灰逐漸增加,極間距減少。一、二電場由工頻電源改為高頻電源后,運行中捕集的高比電阻粉塵較之前多,因而一、二電場極板、極線上的積灰增多,頻繁引起電場過流保護跳閘。
1.2不符合新排放標準
2014年7月,隨著環(huán)保排放新標準的出臺, 對電除塵器的運行進行進一步的優(yōu)化,將出口煙塵濃度控制在20mg/Nm3以下,電除塵器廠用電率控制在0.18%以下。
2、優(yōu)化措施
2.1優(yōu)化電磁振打系統(tǒng)運行
電除塵器的除塵效率主要取決于電場強度的大小,而電場強度又與電極之間的電暈電壓和電流有關,將電暈電壓和電暈電流之間的關系稱為伏安特性,據之繪制的曲線圖稱為伏安特性曲線,是衡量電除塵器安裝、檢修質量及運行工況的重要依據。
在電除塵器改造完工后,對每個電場進行空載試驗,繪制冷態(tài)伏安特性曲線,對比廠家提供的曲線數據,為改造工程的驗收提供依據,了電除塵器的初始狀態(tài)。 2013年6月底,該電廠2號機組電除塵器高頻改造完成,進入168h試運。試運初期,電除塵器出口煙塵濃度由60~80mg/Nm3降至28mg/Nm3達到了改造技術協議中的相關要求。隨著運行時間的增加,一、二電場(高頻電源)頻繁出現二次電流歸零導致電場跳閘故障,電除塵器出口煙塵濃度升至30mg/Nm3以上。
伏安特性曲線向右平移,即相同電壓下,電暈電流較為平均地減少,這一般是由放電不良造成的,也就是說電場內部積灰較多引起電暈封閉。圖2中,電場伏安特性曲線向右發(fā)生旋轉,同一電壓下,電暈電流大幅降低,據此分析,電場內部發(fā)生了反電暈現象。電暈封閉及反電暈的發(fā)生,根本原因為高比電阻粉塵導致陽極板或陰極線上積灰過多。要此問題, 由振打系統(tǒng)入手。先分析了電磁振打系統(tǒng)接線原理,如圖3所示。振打器連接成矩陣形式(每個室的振打形成一個矩陣),任何時刻,矩陣中每次只允許一個振打器投入運行。同時,由于振打器的內部高度是固定的,因此,要加強振打,只能采取加強振打頻率、調整振打運行方式的方法來實現。
1)減少振打器的間隔時間以加強振打頻率,由原設的1s降低至0.5s。這樣,在相同的時間內,每臺振打器的振打次數都實現了翻番,振打強度了提高。
2)調整振打運行方式,在電場工作狀態(tài)下,由于靜電力的作用,極板、極線上的粉塵粘附性能,很難 將其振落。為了降低粉塵的吸附力,在廠家提供的控制軟件中,嵌入了斷電振打邏輯,即同一電場中,只要有一臺振打器進入振打狀態(tài),即停止向電場供電或降低二次電壓。斷電振打雖然能減緩粉塵的沉積,但沒有 改變電場積灰跳閘的故障。為止,對斷電振打邏輯進行了二次加強,高頻電場每隔45min停運10min(時間可調整),依次循環(huán)。電場停運后,因靜電作用引起的粉塵粘附能力明顯降低,振打效果加強, 避免了電場內部積灰導致二次電流逐漸降低的問題,電場的出力始終保持在很好狀態(tài)。
3)采取矩陣與分組相結合的振打方式,以矩陣方式為主,每日中班調至分組方式運行30min。這樣,即發(fā)揮了矩陣方式下振打的優(yōu)勢,又使得陰極框架充分振打,清灰效果。
通過對電磁振打系統(tǒng)的優(yōu)化運行后,電場內部基本無積灰現象,對2號機組優(yōu)化運行前后,陽極板上積灰情況進行了拍攝存檔。
2.2調整電場運行參數
電除塵器改造完工后,在試運行中,為了煙塵排放達標,采取了電場高參數運行,電場的電流 在80%以上運行,但根據脫硫入口CEMS表返回的數據來看,高電場參數并沒有帶來低的排放效果。同時,由于電場運行電流大,能耗也逐漸提高。為了找到除塵效率與節(jié)能的很好結合點,進行大量的試驗。先,收集了鍋爐各個負荷點下,不同的電流 時脫硫入口原煙氣煙塵、脫硫出口凈煙氣煙塵以及煙囪凈煙氣煙塵數據,以鍋爐負荷600MW時電場參數與煙塵排放數據為例
電場運行二次電壓30~40kV二次電流260~400mA時,電除塵器出口煙塵排放低,能耗小。為了驗證試驗數據的準確性,我們將電場的運行二次壓統(tǒng)一調整為35kV,二次電流300mA,順利通過了湖南省環(huán)境監(jiān)測中心站對該電廠除塵器改造項目的驗收測試,三臺電除塵器出口煙塵濃度實測值全部在12mg/Nm3以下,較優(yōu)化運行前降低16.5mg/Nm3,按煙氣量180萬Nm3/h計算,每天可減少煙塵排放712kg
因電場參數較之前有明顯的降低,故而耗電率大幅下降,表3為電除塵器改造前、后電量數據對比。根據表3可知,在電除塵器進行高頻改造并優(yōu)化運行后,平均日耗電量減少10487kWh,電除塵廠用電率下降45%。
3、效益分析
該電廠1號機組電除塵器自2014年6月改造完工,至當年10月份,共優(yōu)化運行952h,節(jié)電415700kWh,減少煙塵排放總量28242kg;
2號機組電除塵器自2013年7月改造完工,2014年1月至10月份,優(yōu)化運行2157h,節(jié)電792700kWh減少煙塵排放總量63991kg;
3號機組電除塵器自2014年5月改造完工,至10月份,優(yōu)化運行3575h,節(jié)電181萬kWh,減少煙塵排放總量103058kg。
按照機組年平均利用小時5000h計算,單機每年可降低除塵廠用電量218萬kWh減少粉塵排放148t,減輕了對環(huán)境的污染,取得了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。
4、結論
靜電除塵器改造高頻電源后,通過二次優(yōu)化運行,成功選取了運行工況點,地提高了電除塵器的運行效率,降低出口煙塵排放,做到節(jié)能與環(huán)保雙達標。
熱門產品
Product
備案號:冀ICP備18000286號-1
Copyright ? 2018 - 2019 河北恒興環(huán)保設備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