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國有關焦爐煙氣排放,脫硫脫硝規(guī)定:
我國在焦爐煙氣脫硫脫硝:
技術依據(jù):根據(jù)GB16171-2012(表6)的煙氣排放標準,要求煙氣中SO2濃度為30mg/Nm3,NOx濃度為150mg/Nm3。所以,焦化廠的煙氣處理系統(tǒng)需要同時增設脫硫脫硝系統(tǒng),以煙氣達標排放。一般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先脫硫后脫硝工藝,二是先脫硝后脫硫工藝。
先了解焦化廠焦爐煙氣具有以下特點:
《1》焦爐煙氣溫度范圍基本為180-300度,溫度波動范圍較
《2》焦爐煙氣成分復雜,NOx含量偏高,濃度一般為350mg/Nm3-1200mg/Nm3;
《3》焦爐煙氣中含有SO2,在180度至230度溫度區(qū)間內,SO2易與氨反應轉化為硫酸銨,造成管道堵塞和設備腐蝕;
《4》焦爐煙囪 始終處于熱備狀態(tài)。也就是說,煙氣經(jīng)脫硫脫硝后,然后排放溫度還得在130度左右。
一、先脫硫后脫硝工藝
先脫硫后脫硝 明顯的特點就是煙氣經(jīng)脫硫后,煙氣中的SO2濃度降低,減少了脫硝反應過程中硫酸銨、硫酸氫銨雜質的形成,保護了脫硝催化劑的活性,延長其使用壽命。但是,這種工藝原則不能采用濕法脫硫。即使是干法脫硫,也存在10度-20度溫降,不利于脫硝反應的順利進行,需要安裝煙氣加熱系統(tǒng),余熱利用率不高, 主要的是干法脫硫設備成本及運行成本都比較高。
二、先脫硝后脫硫工藝
先脫硝后脫硫大的優(yōu)點就是未經(jīng)處理的焦爐煙氣溫度范圍基本為180度-300度,適合低溫SCR法進行脫硝反應(但是建議加入煙氣加熱系統(tǒng),當結焦時間延長或者其它需要的情況下對煙氣進行加熱,脫硝反應的順利進行)。脫硝反應后,煙氣可以接入余熱鍋爐進行余熱回收利用。然后直接進行濕法脫硫(氨法脫硫)。
這兩項技術國內還處于實踐階段,同時也發(fā)現(xiàn)存在缺點,希望以后能進行改進從而克服缺點,《1》濕法脫硫的反應溫度為60度左右,經(jīng)過濕法工藝脫硫后的煙氣一般溫度為45對于左右,大都在露點以下,若不經(jīng)過再加熱而直接排入煙囪,則容易形成酸霧,腐蝕煙囪,也不利于煙氣的擴散,同時在低溫潮濕季節(jié)會產生比較明顯的冒“白煙”現(xiàn)象,所以需要對凈化后的煙氣重新加熱至130度左右(這里可以利用余熱鍋爐產生的部分蒸汽即可),使焦爐煙囪始終處于熱備狀態(tài)。
《2》焦爐煙氣中含有SO2,SO2在180度至230度溫度區(qū)間內(正好是脫硝反應的適宜溫度),易與氨反應轉化為硫酸銨、硫酸氫銨,附著在催化劑表面造成催化劑中毒失活,同時還造成管道堵塞和設備腐蝕。所以,我們在設計時可以在脫硝系統(tǒng)前加一過濾網(wǎng),同時增加洗滌系統(tǒng),對附著在催化劑表面的雜質進行洗滌。
熱門產品
Product
備案號:冀ICP備18000286號-1
Copyright ? 2018 - 2019 河北恒興環(huán)保設備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.